本報訊(記者 柯巖)近日,我市出臺《健康商洛2030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中提出,到2020年,家庭醫生簽約實現全覆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全覆蓋;到2030年,全市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8.5歲,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93.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全覆蓋,農村自來水、衛生廁所全面普及。
該計劃圍繞健康城市建設、建設健康環境、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發展健康產業等重點任務,著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的健康服務供給之間的矛盾,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積極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全民共享的健康大格局,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顯著提升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為建設創新美麗幸福商洛提供堅實的健康基礎。
計劃指出,到2020年,健康商洛框架形成,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形成,影響健康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人民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高,環境更加健康優美,人人享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健康商洛發展評價指標持續改進,人群主要健康指標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到2030年,健康商洛基本建成,健康優先的制度設計和政策體系更為完善,健康生活方式更為普及,健康服務更加公平可及,健康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持續提高,基本建成健康環境、健康人群、健康社會與健康發展和諧統一的健康城市建設格局。
按照計劃,到2030年具體實現以下目標: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居民身體素質顯著增強,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5歲,生存質量顯著提高,健康理念進一步形成,生活方式更加健康,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0%,重大疾病危害的影響減弱,健康生產和生活環境基本建成,食品藥品安全得到保障;健康環境基本形成,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建成國家健康城市,生態綠色、環境友好、健康宜居的生產生活環境基本形成,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健康服務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完善的全民基本公共健身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健康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健康服務質量和水平顯著提升,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24%左右;健康產業規模基本形成,健康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體系完整、結構優化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基本建立,健康產業規模和比重明顯提升;健康管理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有利于健康促進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衛生與健康投入明顯增加,實現健康領域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