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人社局、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門工作人員走進市區部分建筑工地,針對農民工工資保障問題開展普法宣傳,為農民工解讀法律知識、答疑解惑,發放宣傳資料千余份。(夏欣健 攝)
本報訊(夏欣健 師禮超)2017年,我市把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作為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內容,強化組織領導,突出重點行業領域,建立聯動機制,加大整治力度,確保務工者工資報酬得到有效保障。全市共檢查各類用人單位1685戶,處理舉報投訴351起,查處欠薪案件51件,移送公安機關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11件,面向社會公布重大違法案件14件,為4585名勞動者追討拖欠工資4370.69萬元。
全市加強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日常監管,夯實施工總承包企業的總責任和勞務分包、專業承包企業的直接責任,推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和施工總承包企業代發工資制度,進一步加強勞動用工管理和規范工資支付行為。要求全市各類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時,投標企業必須持有本級人社部門出具的“無拖欠農民工工資證明”方可參與,目前全市共出具“無拖欠農民工工資證明”1392份,有效地從源頭上制約了拖欠行為的發生。各縣區進一步健全長效機制,完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將保證金繳納主體由施工企業調整為建設單位,從源頭上解決建設單位拖欠工程款引發的施工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自2013年9月20日實施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以來,全市累計收繳保證金473戶1.11億元,繳納保證金的企業很少發生欠薪事件。同時,將過去的春節短期包抓擴大到現在的全年長期包抓,大力推行多部門聯合“一廳式”集中辦公制度,快速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以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行業為重點,扎實開展了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整治、開學季農民工工資專項檢查、最低工資標準執行情況專項檢查等檢查活動8次,檢查各類用人單位1685戶。
市上多次面向社會公布了全市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辦公地址、投訴舉報電話,及時受理舉報投訴,做到有訴必接、有案必查。對舉報投訴受理案件和檢查發現的拖欠工資問題,按照“快立、快查、快結”的原則,及時依法查處拖欠工資案件51件。并進一步健全勞動保障監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嚴厲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面向社會公布了3批20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積極推進信息共享,對被公布的企業在招投標時予以限制,杜絕有拖欠工資問題的企業再次進入我市建設市場。2017年,全市各級人社部門共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11件,公安機關立案查處8件,法院判決1件,切實發揮了刑法對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的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