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任建斌 記者 方由朝)記者近日從市移民辦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5.5萬人,2016年已有7.3萬人實施搬遷,剩余18.2萬人全部納入2017年度搬遷計劃,2017年全市規劃實施移民(脫貧)搬遷5.77萬戶19.14萬人。
2016年度,我市按照省委移民(脫貧)搬遷專題會議要求,先后印發了《商洛市“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施方案》和《商洛市移民(脫貧)搬遷工作實施細則》及配套的《商洛市移民(脫貧)搬遷分散安置管理辦法》《商洛市移民(脫貧)搬遷“交鑰匙”工程安置辦法》《商洛市移民(脫貧)搬遷資金籌集及補助辦法》《商洛市移民(脫貧)搬遷安置房與庫存商品房結合實施辦法》《商洛市跨區域移民(脫貧)搬遷安置管理辦法》等5個配套辦法,形成了移民(脫貧)搬遷“1+5”政策體系。進一步明確了全市新時期以易地扶貧搬遷為主的移民(脫貧)搬遷對象條件、安置方式、項目建設、資金籌措、補助標準、推進機制、保障措施等政策要求,為規范有序推進移民搬遷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政策保障。
同時,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思路,突出靠城靠鎮靠園區選址,持續加強安置區產業配套力度,確保搬遷群眾就近就業創業增收。全市為集中安置點配建了5個中小企業孵化園,靠近工業園區建設了12個安置區,園區300多家企業吸納搬遷戶就業1.1萬人;建設香菇、魔芋、茶葉、電子商務等22個特色產業基地(園),解決1.2萬多人就業,發展農家樂1200多戶,基本形成了規模以上安置區點點有產業、半數以上移民戶能就業。
全市涌現出了鎮安縣云鎮花園以產定搬、山陽縣高壩店安置區后續產業、丹鳳縣竹林關丹水社區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商鎮老君五位一體、商南縣過風樓扶貧搬遷精準脫貧、商州區沙河子柴灣四化同步、大荊鎮社區管理、洛南縣石門社區建設、柞水縣億升四靠近和陽光花園社區服務等綜合示范點,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肯定。“一細則五辦法”的率先出臺和“一戶一檔”精細化管理模式得到省移民辦肯定,移民搬遷“商洛模式”基本形成。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市需實施移民(脫貧)搬遷9.7萬戶32.79萬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7.6萬戶25.5萬人,避災搬遷9600戶3.29萬人,生態搬遷1.14萬戶4萬人。全市將堅持“遵循規律、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四化同步、一舉多贏”工作思路,全面落實“以戶定建、以產定搬、以戶定扶、以戶定業”和易地扶貧搬遷“建房不舉債、脫貧有保障”的工作要求,全力推進工作開展,努力實現搬遷脫貧、城鄉治理、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和生態治理一舉多贏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