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商洛,到2021年,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累計下降10%、12%;“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及“網格化”“串珠式”小城鎮群成為秦嶺山區城鎮化的典型范例,城鎮化率達到65%;森林覆蓋率達到70%,濕地面積達到50萬畝,商洛大地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

——建設幸福商洛,到2021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4.3萬元和1.5萬元,年均增速快于經濟增長;全社會崇尚文明蔚然成風,民主法治不斷健全,公平正義充分體現,群眾生活質量、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追趕超越篇

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018年商南、柞水脫貧摘帽,2019年商州、洛南、丹鳳、山陽、鎮安脫貧摘帽。
突出抓好產業脫貧。逐村確定1-2個特色主導產業,引導貧困群眾發展適度規模化經營。
系統推進移民(脫貧)搬遷。把移民(脫貧)搬遷作為治本之策,統籌推進扶貧、生態、避災等各類搬遷,從根本上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問題。聚焦易地扶貧搬遷, 緊盯6.76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遷任務,強化措施、加快進度,確保2018年底全面完成。
構建綠色產業體系。這是建設創新美麗幸福商洛的重要基礎。要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打造“334”十大優勢產業集群為重點,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構建新的綠色產業體系。
力爭2021年新興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35%以上。
力爭到2021年全市4A級以上景區數量較2016年翻一番。
精心打造秦嶺特色小鎮。按照“特色產業+文化+旅游”的模式,堅持靠近城區、靠近景(園)區,緊扣“規劃理念新、產業定位準、文化挖掘深、小鎮環境美”的總體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位打造,集中建設20個左右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旅游要素齊全的秦嶺特色小鎮,鞏固提升各類重點鎮、文化旅游名鎮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力爭5個以上進入省級特色小鎮,3個以上進入國家級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