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瑞 李敏)10月25日至2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劉曉峰率領調研組深入我市丹鳳、商州兩縣區,專題調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保護工作。省政協副主席鄭小明一同調研。市上領導陳俊、鄭光照、高健、李豫琦、熊道宇、胡竹蘭、蘇紅英、王書正等分別陪同調研或出席匯報座談會。
劉曉峰一行先后深入丹鳳縣竹林關鎮桃花谷流域治理、棣花鎮丹江河道治理、商丹園區躍迪新能源汽車、市區仙娥湖水源保護區建設等項目所在地,實地查看了我市水源保護、流域綜合治理和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每到一處,他都詳細聽取項目介紹,并圍繞水土保持、水質保護、污染治理等問題與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匯報座談會上,劉曉峰認真聽取了我市關于南水北調水源保護工作情況的匯報和市直相關部門的發言,并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和在服務保障南水北調工作中作出的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實施南水北調工程是優化我國水資源空間配置的重大舉措,對解決我國北方地區一系列因水資源短缺而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尤其是推動北方地區宏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商洛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做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保護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高度重視、投入巨大、推進有力,為確保“一江清水供京津”作出了巨大貢獻。希望商洛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一以貫之地抓好水源保護工作,切實保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安全。一要敬終如始,持之以恒。始終把支持南水北調、搞好水源保護作為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堅決按照國務院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有關要求,加大后續工程建設力度,做到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二要以人為本,確保水質。繼續堅持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原則,把水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重要位置,加強運行管理,強化水源監測,建立長效機制,著力提升污染源防控和水污染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水質穩定達標。三要立足優勢,加快發展。以保水質、強民生、促轉型為主線,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充分利用商洛的生態優勢、區位優勢、交通優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強特色農業,做優現代工業,做精旅游三產,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劉曉峰表示,農工黨中央將認真梳理調研期間收到的各類意見建議,形成專題報告,并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幫助解決商洛在水源保護中遇到的困難,為商洛發展提供更大支持。
陳俊在發言中對劉曉峰一行來商調研表示歡迎和感謝,并表示,市委、市政府將認真落實國家水源地保護各項政策措施,以確保水質安全為目標,以提升水源保護能力為核心,以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為抓手,以實施生態建養工程為重點,用系統化思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力構筑水源涵養生態屏障,堅決完成“一江清水供京津”政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