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明確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分管信訪工作的領導和其他領導的信訪工作職責,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信訪工作職責的單位和個人,嚴格依照相關規定追究黨紀、政紀和法律責任,堅持以清晰的工作職責和到位的工作責任強力推進依法行政。2015年以來,全市共有10名干部職工因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信訪工作職責而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有13名領導干部受到組織處理,有65人被警示提醒、誡勉督導和責令糾錯,還有10個鎮辦因信訪工作后進被納入重點管理,單位其他工作都被一票否決。
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依法引導群眾維權
“知可為亦知不可為”是群眾遵紀守法的前提,是法治信訪建設的先決條件。商洛市把法治信訪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各級黨委總體宣傳規劃,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努力讓“法治信訪”成為熱詞,深入百姓生活,積極營造“依法有序上訪,合理表達訴求,違法上訪必究”的輿論導向。市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將“六五普法”和《信訪條例》修訂施行10周年宣傳活動緊密結合,每天在商洛電視臺黃金時段播放信訪專題片及游飛字幕;每周二在《商洛日報》開辦“商洛信訪”專欄;每周五通過手機發送一條信訪工作短信;及時在商洛新聞網發布信訪政策法規和有關決策部署;各縣區在主要交通路口豎立信訪標語宣傳牌。全市已組織信訪業務培訓5次;舉辦信訪知識講座50場;翻制央視法治信訪專題節目光盤500張供信訪大廳、集鎮廣場、公交汽車等公共場所播放;編印《依法治訪文件匯編》5000本作為各級黨政領導和信訪干部的案頭工具書;印制信訪法規宣傳彩頁5萬份張貼到村組社區和廠礦院落。市委、市政府不斷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將賈平凹以鄉鎮干部化解矛盾糾紛解決信訪問題為原型創作的小說《帶燈》,改編成戲劇在全國巡演、省市公演;市委政法委、信訪局將信訪知識印制在日常生活用品上,發送到各家各戶,編繪信訪漫畫、信訪法規口袋書,分送給重點人群。今年4月份,又選派10名市、縣區信訪業務骨干到南寧參加全國信訪新聞發言人培訓。通過持續不斷地宣傳教育,信訪制度改革的新舉措和法治信訪建設的新目標已深入人心,群眾有信訪問題知道去哪里、該找誰、怎么辦,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依法解決合法訴求信訪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化解矛盾糾紛、解決群眾訴求、維護社會穩定。法治信訪建設的前提基礎是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合法訴求就地解決。為引導信訪群眾理性維權、尊法守法,確保合法訴求在法律框架內得到解決,市委、市政府積極構建“黨委政府主導、政法部門推動、各行各業參與”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各部門、各行業、各組織的行業優勢、專業優勢和工作優勢,努力培育多元化調解組織,不斷創新法定前置調解、庭前調解、訴調對接工作方法,實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低成本高效率地化解矛盾糾紛、解決合法訴求。在市一級實行領導干部信訪接待日制度,市級黨政領導每周二、市級政法部門領導每周四輪流到市信訪接待大廳接訪;縣一級實行常委牽頭帶班接訪制度和縣級領導分片包抓信訪工作責任區下訪制度,每天有人接訪,每月下訪一次;鎮一級實行以“掛牌上崗、當日接訪、民事代辦、民情日記、去向公示”為主要內容的“五項制度”,信訪問題日結、周清;村一級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現金獎勵機制,鼓勵村組干部及時就地調處化解矛盾糾紛。全市實行領導干部包抓信訪事項銷號約談制度,每年安排兩輪領導包抓信訪事項,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包抓最為疑難復雜的信訪積案,每名領導干部至少化解兩件信訪事項。市委、市政府還不斷優化民生熱線、市、縣區長專線、綠色郵政、網上信訪等信訪渠道,建設市、縣區、鎮辦三級視頻接訪系統,創建非緊急救助中心、民事民議服務中心和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為政府各職能部門常年聘請法律顧問,選派律師參與信訪事項辦理。在商洛,解決信訪問題分四種情況:合法的依法解決、合理的解決到位、無理的疏導教育、違法的從嚴打擊,衡量信訪問題化解的標準已從“群眾是否滿意”轉變為“方案是否合法”,只要信訪群眾的訴求是合法的都要依法解決到位,決不會因為信訪問題處理不當而破壞社會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