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王安民 章健)7月22日至23日,中國林科院4位博士專家在我市柞水縣的紅巖寺、青山,商州區楊斜、板橋鎮的部分林區設點進行林業治污減霾功能評估調查。這是國家首次在陜西開展此類調查。調查分陜南、陜北兩組,我市商州區、柞水縣有幸納入調查范圍。
由于大氣環境中污染物、顆粒物的不斷增多,有害氣體、霧霾天氣的頻繁出現使得人們出行和居住的環境條件受到較大影響,生態環境的好壞受到眾多人的關注。本次調查將以詳實數據科學評估林業治污減霾功能,準確把握和確立林業在治污減霾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真正達到把生態林業、民生林業融入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的目的,從而實現全社會全員辦林業的大林業思想,建設美麗新中國,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專家們在柞水縣、商州區的一些針、闊葉林、核桃、板栗等經濟林內,按不同樹種、樹齡、樹高、胸徑、冠幅、人工或天然起源、海拔高度等因子設點分別調查,利用攜帶的精密儀器,對不同林分內的負氧離子、空氣顆粒物、Pm2.5等指標進行測定,采用多功能球形儀對林分郁閉度、不同樹種葉片進行綜合功能分析,現場采集樣本、制作標本帶回作進一步分析。他們利用調查的數據充分肯定了商洛林業在治污減霾、應對自然災害和有害生物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