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五個扎實”,干部是第一因素;實現追趕超越,干部是第一力量。省委出臺的“三項機制”,堅持以干部隊伍建設為核心,用系統化思維、戰略化舉措、制度化路徑,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動力,明確寬容失敗的底線,打通能上能下的通道,可謂是黨的干部人事制度的“破冰之舉”和一大創新。深入系統學習,既有如坐春風的溫暖,又有如履薄冰的憂患,既深感組織用人管人愛護人的良苦用心,又深感謀事干事干成事的任重道遠。學習貫徹三項機制,要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把握制度創新的核心要義,樹立唯干唯實唯績的強烈意識。干部人事制度是黨員干部隊伍履職盡責的“風向標”與“指揮棒”。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是我們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方針。如何更加充分地體現“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競爭擇優原則,破除“干與不干一個樣、多干少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慣性思維,打造更加清朗積極健康的政治生態,一直是制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頸。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逐步推進,為官不為、廉而不為、懶政怠政問題與改革發展穩定的現實迫切需要已極不適應、極不協調。“三項機制”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干部人事工作新要求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區分開來”的新論述,堅持嚴管、關愛、松綁三策并舉,正向激勵、寬容失誤與負面懲戒有機結合,一舉打破干部只上不下的“鐵交椅”,打破了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齡的老規則,打出了任人唯賢、注重實績、從嚴管理、激發活力的“組合拳”,必將在決勝全面小康、實現追趕超越中釋放出強大動能。我們要準確把握三項機制的核心要義,牢固樹立唯干唯實唯績的科學思維,不斷推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創新,著力解答出全面從嚴治黨與鼓勵干事創業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第二,激活黨員干部隊伍“一江春水”,釋放追趕超越的強大動能。鼓勵激勵機制明確將“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扶貧績效考核”作為實施鼓勵激勵機制的“三把尺子”;容錯糾錯機制明確將“在先行先試中出現探索性失誤、創造性開展工作出現失誤、推動重大項目和重點工作出現一定失誤”等情形列為容錯糾錯的重要方面;能上能下機制明確將“不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履職不力、工作平庸、不適宜擔任現職的領導干部”作為能下能退的主要對象。對于商洛來講,完全切中了我市干部隊伍建設的要害問題,精準抓住了我們追趕超越的關鍵所在,必將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良好效果。我們必須堅持該激勵鼓勵的堅決褒獎重用,該容錯糾錯的堅決寬容保護,該退出讓位的堅決予以調整,切切實實為勇者鼓勁、為錯者松綁、為庸者加壓,充分調動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持續加快干部隊伍的新陳代謝,著力建設一支擔當有為的黨政干部隊伍,為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脫貧攻堅、實現追趕超越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第三,盯緊事關發展的三項任務,嚴把落實機制的三把尺子。發展是第一要務,抓好黨的建設是最大的政績。對于商洛來講,打贏脫貧攻堅戰更是“十三五”最艱巨的任務。這三項任務與省委出臺三項機制的主旨動因是完全契合、完全一致的,都是落實機制的方向和引領、追趕超越的基礎和保障。我們要以這三大任務為核心,以落實任務的成效為標尺,制定更加嚴密的細則、落實更加具體的措施、探索更加科學的辦法,確保衡量干部業績精準,鼓勵激勵措施精準、寬容失誤研判精準、能上能下定性精準,切實讓三項機制在我市發揮更加有效、更加充分的導向和推動作用。具體講,就是要進一步把地方的GDP增速及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指標化、脫貧攻堅的年度任務完成情況數據化、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情況清單化,用指標化、清單化、數據化的量化評估考核方式識別干部,讓三項機制的落實有據可依,做到上的公平、容的精準、下的服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