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柯 巖)7月4日,市委副書記黃思光帶領市農業、扶貧等部門負責同志深入洛南縣調研檢查產業精準扶貧工作。他強調,要以創新農業農村經營體制機制為核心,充分利用、盤活盤好農村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現代農業產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帶動扶持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黃思光一行先后來到坤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景村宏泰金銀花專業合作社、東晉桃園產業扶貧基地、高耀鎮云山土蜂養殖專業合作社、靈口鎮焦村萬壽菊種植基地、陜西供銷集團天玉實業有限公司、城關街道金雞銀蛋專業合作社,詳細了解扶貧產業發展、合作社運轉、農民收入等情況,并就進一步抓好產業精準扶貧工作同干部群眾深入討論交流。
黃思光指出,產業扶貧是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最重要舉措和最根本支撐,是精準脫貧的源頭活水,事關脫貧攻堅全局和成敗。各級各部門要從規劃編制、資金投入、科技支撐、人才培養、市場服務、金融扶持等方面,持續加大產業扶貧支持力度,使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短板補得更快、更齊、更好。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視野,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契機,積極借鑒貴州省六盤水市“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主動探索推廣符合改革方向、適應市場規律的精準扶貧、有效脫貧的產業精準扶貧模式,加快現代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不斷促進農業產業化、資金資本化、扶貧精準化。要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的支撐帶動作用,大力引導農民參與到發展特色產業中來,使產業規模更大、產業鏈條更長、貧困戶參與更深、產品開發更精、發展持續性更強,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確保貧困戶實現盡早長期穩定脫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