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商洛市委進一步充實市、縣區機關工委和直屬機關黨委干部力量,在黨員人數較多的機關設立黨政辦公室,增配專職副主任1名,按照黨員總數1%左右的比例配備1至2名專職黨務干部。采取新建、聯建等方式,保證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都有規范化的黨員活動場所。扎實推進機關黨建職責具體化、工作規范化、保障措施制度化“三化”建設,深入開展機關黨組織“三進三服務,建功十三五”活動,引導機關黨員干部踴躍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出彩建功。
五個“新變化”讓老百姓“點贊”
曾在去年10月商南縣第十場“廣場問政”活動現場面對面詢問縣長崔華峰的城關街道辦老西街居民、棚改拆遷戶趙雙錄深有感觸地說:“現在到政府部門辦事,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事好辦了,辦事效率更高了。”
他當時代表老西街的街坊鄰里所提出的安置保障等“后顧之憂”問題,都已在今年年初得到了徹底解決,每個拆遷戶都如期收到了政府的拆遷補助款。
柞水縣創新實施機關“五條措施”,把監管和獎懲措施延伸到機關黨員干部上門服務群眾的全過程,實行“五比三評”制度,深入推進“在職黨員進社區”,目前已開展志愿活動262場次,解決百姓困難問題2850余件。
山陽縣注重從機關“五項措施”執行的效果中,發現梳理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共性問題。針對機關干部與基層群眾聯系不夠緊密的實際,結合精準扶貧,制定整改措施,建立了縣級干部“一聯五幫”制度,每名縣級干部聯系1個后進村,結對幫扶農村貧困戶、致富典型戶、普通黨員戶、信訪戶、村(社區)干部戶各1戶,從不同層面知民情、解民需;組織379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239個村、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每名有能力的黨員至少聯系幫扶1戶生活困難群眾,做到每年幫助辦一件實事、形成一份調研報告等“四個一”,代辦證照到戶、指導產業技術到戶等“十到戶”,使干部群眾既身子坐在一起,又心聲交流在一起。
機關“五條措施”將“問題倒逼”作為轉變作風、推進工作的有力抓手,提振了各級機關干部的精氣神,形成了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生動局面。群眾普遍反映,現在的市縣機關出現了“五多五少”:深入基層走村入戶的多了、坐在機關紙上談兵的少了,撲下身子辦實事的多了、脫離實際搞花架子的少了,一心一意為民服務的多了、以權謀私吃拿卡要的少了,面對面解決問題的多了、遇事繞道踢皮球的少了,腳踏實地干工作的多了、無所事事混日子的少了。五個方面的“新變化”,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樹起了干部作風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