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有良 王 濤 見習記者 王 聰
6月15日驕陽似火,洛南縣古城鎮草店村30多名農民工正在一大片櫻桃園地里忙活著移植紫甘藍。望著大片成活的櫻桃樹和剛栽植的紫甘藍,皮膚黝黑的村民羅瑞生憨笑著告訴記者:“村上的地都租賃給東晉桃園項目了,除土地租金收入外,村民們都來園區打工掙錢,月收入都有千把元。”同行的鎮干部介紹說,這得益于鎮黨委實施的產業脫貧四大措施,帶動了古城周邊農村經濟產業的強勢發展。
今年以來,古城鎮黨委持續以市委“五個五”黨建工作為統領,圍繞產業脫貧實施“黨建領航、園區承載、合作社帶動、黨員示范”四大舉措,特別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鎮20個村、社區黨支部把“學、做、改、干”有機結合,以學促做,以干促改,形成上下齊心合力抓脫貧產業。各支部精心組織,黨員示范帶動,黨組織抓產業示范點,黨員結對貧困戶,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
黨建領航、園區承載。東晉桃園是洛南縣目前實施的規模最大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項目,計劃投資3億元,規劃建設5000畝櫻桃和黃桃生態觀光園、300畝櫻桃苗木繁育中心、700畝綜合管理服務區、100畝倉儲物流中心園。一期規劃占地2500畝,涉及古城鎮3個村22個村民小組、997戶群眾。為了促進項目順利實施,古城鎮黨委抽調16名領導和鎮村干部組成工作隊,項目區的3個村級黨支部率先垂范,引導171名黨員統一認識,逐村逐戶給群眾算好經濟賬,轉變思想,采取園區承載的方式,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讓農民流轉土地,入股分紅、入社打工、多種經營,僅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流轉土地2080畝。該鎮黨委充分發揮東晉桃園項目企業龍頭帶動作用,支持企業成立秦隆果蔬專業合作社,鼓勵引導周邊草店等7個村有生產能力和發展意愿的207戶貧困戶加入專業合作社,分別在勞動服務社、技術服務社、農機服務社就業務工,通過園區承載,基地聯農戶,將貧困戶和產業對接捆綁,帶動老實巴交的農民變成了產業工人,使貧困戶有了穩定的增收來源,有力地促進了園區建設,順利完成了16塊地24萬株1700畝大櫻桃苗木的栽植及科管工作,套種的百多畝洋芋已進入采挖收獲期。
合作社帶動、黨員示范。在扶持發展脫貧產業方面,該鎮堅持產業鏈延伸到哪里,合作社就建到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王村黨支部黨員示范引導農戶發展種植草莓、櫻桃等精細水果,先后建立了大棚蔬菜、中藥材、烤煙等專業合作社,蔬菜專業合作社為18戶貧困戶成員免費提供營養盤、育苗基質,貧困戶王虎存、王康會、王教成在黨員示范戶的帶領幫扶下有了穩定收入。村民邵希有因腦外傷導致喪失勞動力,一家4口生活困難,村黨支部幫助建起兩個大棚,指導他種植黃瓜、西紅柿等,年收益可達6000元。目前,王村蔬菜產業已發展到60個大棚、烤煙500畝,并利用林下地發展桔梗、板藍根藥材500畝,人均年收入達到9000元。何村黨支部傾力實施“黨建+農村產業”模式,招徠客商建成狝猴桃產業示范基地800畝,盤活閑置土地資源,解決了村上180余人就業問題。先后組建了4個產業黨小組,發展壯大核桃、狝猴桃、藥材、光伏發電、畜牧養殖等多元產業,僅光伏發電一項,年純利潤6至7萬元。
“黨建引領、園區承載、合作社帶動、黨員示范”的產業發展模式,充分發揮了鎮村社區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了黨建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極大地促進了全鎮的精準脫貧工作。目前,該鎮圍繞烤煙和核桃兩大主導產業,先后建立烤煙示范園2個,核桃科管示范園3個,黨員產業示范戶26戶,建成烤煙基地8200畝,優質核桃園2.3萬畝。僅東晉桃園流轉土地2000多畝,促使貧困戶村民747人入股分紅,261人入社打工,184人流轉土地,多種經營230人,農業園區和狝猴桃示范園基地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600余人,輻射帶動近1萬農戶走上特色產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