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段光耀邵鵬)市農業局今年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積極探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路徑,以推動農業發展。
推進生態特色農業,理清“農業脈絡”。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決定》,市政府印發《商洛市生態農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頒布《商洛市生態農業生產技術規范》,唱響“生態農產出商洛”品牌。全力培育農業經濟增長極。實施“穩麥擴薯、壓低擴高”戰略,調整優化種植業內部結構,努力壓縮雜糧、雜豆等低產低效作物。調整養殖結構,主動適應畜產品市場消費需求變化,突出生態養殖、標準化生產,滿足高端肉品需求。調整品種結構,積極引進名優品種,著力在區域優勢產業中培育精品。
推進產業扶貧,實施“項目造血”。策劃商洛市秦嶺生態特色農業產業化項目,著力培育商洛核桃、商洛板栗、商藥、秦嶺生態豬、商洛土雞、秦嶺生態羊、秦嶺生態茶、商洛山菌、商洛洋芋等特色產業。設立2000萬元市級精準脫貧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向市政府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銀企對接會推介龍頭企業、合作社、涉農小微企業融資項目87個,擬貸款金額12.36億元。
推進園區建設,打造“轉型樣板”。召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現場會,全面部署園區建設三個重點,以特色農業“八大件”為主的特色園區,以開發農副產品為主的加工園區,以吃住游娛為一體的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園區。
推進土地確權,加快“土地流轉”。印發加快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通知和農村經營管理工作要點,對工作任務、時間要求、加快測繪、規范建檔等工作進行具體安排。組織各縣區政府主管縣區長、市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骨干13人,參加全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政策培訓班。組織開展下鄉和上街咨詢宣傳活動三期,印發宣傳資料780多份,宣傳群眾18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