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記者 姜馮俊 劉 義 杜朋舉 段 彬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基礎在“學”,就是要把學習放在學習教育的首位;關鍵在“做”,就是要把實際成效作為檢驗學習教育的“硬指標”。商洛市各級黨組織著眼全覆蓋、突出經常性、力求精細化,做到了學習教育“無盲區”“不斷線”“有創新”,不僅在“學”上下真功、下苦功、下細功,夯實“學”的基礎,更是出實招、動實功、見實效,積極動員和引導全體黨員自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四個意識”,對照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四講四有”標準,立足崗位、推動發展、促進和諧,堅持把學習教育同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切實抓住了“做”這個關鍵,做到了在實現追趕超越、加快商洛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強各級班子建設、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解決“為官不為”上的“六個見成效”。
對我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來講,“學”的重點,首先是學深學透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陜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特別是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做”的重點,關鍵是踐行“五個扎實”要求、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
在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五個扎實”要求、實現追趕超越方面,商洛市委常委班子帶頭學、帶頭抓、帶頭干,積極引導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時刻牢記習總書記重要指示,把“扎實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扎實加強文化建設,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具體落實到縣區、落實到鎮村、落實到廣大黨員干部之中,實現了學習工作兩不誤、兩促進。洛南縣組織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深入開展包村入戶調研工作,聽取群眾意見建議510條,調處化解社會矛盾80余件,有效樹立了黨組織在群眾心中的威信,有力提升了基層黨支部的凝聚力,也進一步調動了全縣黨員干部參與學習教育的積極性。丹鳳縣根據不同層面的黨員干部開展了“六個引領”實踐活動,結合農村、社區、企業、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不同行業實際和黨員崗位職責,激勵引導各行各業黨員立足崗位作貢獻,在服務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趕有目標、做有規范、干有激情。
在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加快商洛發展方面,商洛市委提出,要崇尚創新,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去一降一補”殲滅戰;注重協調,重點建設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縣級城市,著力培育大鎮名鎮,精心打造美麗鄉村;倡導綠色,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發展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厚植開放,不斷擴大招商引資,以大項目帶動產業大聚集、經濟大發展;推進共享,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民生政策,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今年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行動起來,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有效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一季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處于上升通道,尤其是關乎商洛長遠發展的“五件大事”取得實質性進展,西武高鐵即將動工,商洛電廠、山柞高速、山陽中藥材戰略儲備庫、鎮安抽水蓄能電站4個總投資超過400億元的重大項目先后開工建設。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商洛市緊緊圍繞“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積極推行“支部引領、產業帶動、金融支持、移民搬遷、生態富民”五個脫貧攻堅模式,全面夯實縣區工作團、鎮辦工作組、駐村工作隊的脫貧攻堅責任,著力在解決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和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的“兩不愁”“三保障”內涵上下功夫,辦好民生實事,確保貧困人口、貧困縣如期脫貧摘帽,確保與全省全國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市精選3300多名黨員干部組成701個駐村工作隊,進村入戶開展工作,截至目前累計投放資金10.8億元,搬遷群眾1.02萬戶3.51萬人,發展現代特色園區103個、龍頭企業123個、專業合作社753個、產業大戶3387個,帶動了4.3萬貧困戶持續增收。山陽縣緊盯脫貧攻堅任務,大力弘揚領導苦抓、干部苦幫、群眾苦干的“三苦”精神,先后整合涉農產業發展資金1.5億元、貼息資金1000萬元,用于支持貧困戶發展核桃、畜禽、中藥材、食用菌等產業,并實施電子商務入鎮進村工程和電子商務“百千萬”工程,引導貧困家庭開設網店,實現農特產品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把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了出來,把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了起來。
在加強各級班子建設方面,商洛市以扎實做好集中換屆工作為契機,堅持在脫貧攻堅主戰場、改革發展主戰場、貫徹中省重大決策部署主戰場、基層一線主戰場、處理突發事件和疑難問題主戰場“五個主戰場”選拔使用干部,嚴格執行中央“九嚴禁”換屆紀律,確保理清好思路、選出好干部、配強好班子、換出好風氣。
在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方面,商洛市采取“標本兼治、綜合施策、一村一策”的辦法,集中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活動。建立了軟弱渙散村和社區黨組織動態排查機制,鎮(辦)黨委書記至少每個季度到所轄村和社區走一遍,鎮(辦)黨委每半年組織對所轄村和社區領導班子進行一次集中研判,全面系統對轄區內黨組織考察分析,發現問題及時消化解決。對于問題較多的軟弱渙散村和社區黨組織,及時實施“清零”行動,出現一個、整頓一個,轉化一個、見效一個,確保全市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始終處于動態“清零”。突出加強對黨支部書記的考核,強化對“第一書記”的教育培訓,認真探索解決流動黨員、“口袋黨員”等難題,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能力。
在解決“為官不為”問題方面,商洛市積極探索干部工作三大機制。建立激勵保障機制,注重實干實績選用干部、用優越待遇留住干部、用流動機制激活干部、用教育培訓充實干部,不斷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建立容錯糾錯機制,賦予擔當者“免責權”、先行者“試錯權”、勇為者“豁免權”、創新者“糾錯權”、大膽干事者“出錯權”,促使廣大黨員干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建立能上能下機制,讓人崗不適者“必須下”、不擔當者“必須出”、不善為者“必須退”、不滿意者“必須讓”,真正打通干部能下通道,營造出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夯實“學”這個基礎,抓住“做”這個關鍵,確保“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效果實實在在,以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成效,為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既是商洛市各級黨組織的奮斗目標,更是廣大黨員干部的探索實踐。在商洛市廣大黨員干部身上,我們看到了信仰信念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