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征詢民意,體察民情,自古延今,從古代官吏微服私訪,到近代多元言路機制,以及信息時代的網絡問政、電視問政,可以看到,信息傳播的渠道不斷革新變化,發揚民主的形式也跟著不斷變化,要獲得真實、一手的社情民意,就必須與時俱進,緊跟時代信息傳播潮流。
而在察民意、聽民聲上,商洛緊跟時代信息傳播潮流,不斷利用新的方式手段拓寬民意渠道,市上領導多次抓新媒體問政落實情況,鼓勵廣大干部多聽民聲、納民智,足以顯現商洛政府為民謀福利干實事的態度和決心。今年商洛“兩會”召開前夕,市政府就聚眾智編規劃,匯眾力建小康,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征求意見,在商洛新聞網設立“市長留言臺”,依托互聯網開門納諫,公開征集網民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得到了廣大網民的熱情點贊,僅2月份“市長留言臺”征集網民留言高達722條。這些留言被梳理為200多條具體建議意見,針對網民留言最集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實行市政府領導認領包抓,由各位副市長牽頭辦理,落實承辦單位,明確辦結時限,按期兌現承諾。僅僅兩個月時間,就批復辦理120多條意見。充分說明,方法用得好,干事不費勁。
商洛地處秦嶺山區,所屬七縣區仍是國家扶貧對象,網絡問政的出現,能讓百姓節省上訪的成本,縮短訴求的路徑。雖然居住較散,但網絡卻能將大家凝聚一起,有問題,就上網;雖然來自偏僻鄉壤,但公平的網絡空間卻能將每位網民的意見及時傳達;雖然出身底層,但網絡卻能一視同仁,有訴求,就能反映。習總書記說:“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商洛政府認真對待每一位網民的留言建議,梳理歸納之后研究解決方案,正是踐行群眾路線為民務實之風的鏗鏘彰顯。柴米油鹽,件件雖小,卻事關百姓福祉,群眾之事無小事,為民辦事,為民做主,正是體現在點點滴滴的民生訴求上。
賢路當廣而不當狹,言路當開而不當塞。利用網絡渠道征民意,解民憂,問計于民,本身就是促創新,保公平,將百姓利益放首位的淋漓展現。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有了百姓支持,有了群眾獻策,政府工作焉能做不好?優秀的民生言路機制,相信能給商洛帶來更多的良計好策,能早日走上脫貧致富之路,也將會為商洛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老百姓需要一個直抒胸臆的發聲平臺,政府也需要一個了解百姓真實需求的高速通道,網絡無疑是架起干群之間溝通的最直接最便捷的橋梁,領導多聆聽百姓的聲音,多納民智集眾力,就能做好工作,干出成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