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趙有良 通訊員 閆丹彤)隨著丹鳳秦鼎茶業有限公司、柞水匯生源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股權在上海股權托管中心的相繼掛牌上市,盤龍藥業、豐源科技、金川封幸等企業進入省重點擬上市資源庫,標志著我市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的浪潮驟然掀起。
今年以來,我市上下發揮政策集成和協同效應,積極推進創新與創業、孵化與投資相結合,全市中小企業抓住創業創新機遇,在增長方式、產品結構、質量效益的轉型升級上全面實施創新驅動。1-6月份,全市新增私營企業796戶,累計達到6709戶,同比分別增長16.37%、33.7%;個體私營企業新增數和總數分別占各類市場主體的96.4%和92.13%,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新局面加快形成。
總量規模持續擴大。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及產銷不暢、發展資金短缺等困難,市委、市政府出臺穩增長“10條意見”、促銷售“13條政策”,實行市、縣區、部門三級領導和金融機構包抓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制度,建立企業發展、園區和項目建設困難問題交辦機制,助推工業經濟率先發力。上半年,全市產值過億元工業企業達到104戶,比去年同期凈增28戶;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40.2億元,占全市GDP的52.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位;中小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04.5億元,同比增長20.2%,實現營業收入328.5億元,增長21.91%,實現利潤17.97億元,增長25.09%。
新興產業快速興起。工業主導地位日益增強,現代材料、現代醫藥、綠色食品三大主導產業占全市規模工業的86.4%,增長27.3%。完成工業投資122.3億元,增長42.5%,其中制造業投資75.75億元,增長35.54%,技術改造投資18.93億元,增長81.5%。全市汽車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企業達到12家,電子信息企業30多家,光伏發電量達到500萬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快速興起,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集群發展快速推進。縣域工業集中區建設成效顯現,支撐作用日益突出。上半年,13個省級重點縣域工業集中區實現工業產值227.3億元,同比增長30.9%,占全市工業產值50.4%,比去年同期凈增6.1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184.2億元,新增入園企業24戶,累計入園322戶,新建、續建項目103個,其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58個,完成基礎設施投資4.7億元、產業項目投資32.9億元。工業集中區成為企業孵化、科技轉化、工業轉型的“保溫箱”。
發展活力明顯增強。中小企業經營理念快速轉變,科技意識、品牌意識增強,轉型發展步伐加快。上半年,中小企業進一步加強與科研機構、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君威公司“四皓”板栗仁等4個產品新獲省級名牌,中小企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88.6億元,新增擔保公司、小貸公司3戶,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各類貸款平均增速9.65個百分點,建成運營電子商務企業22家,40個市級重點項目中,香菊藥業遷建及GMP改造項目、山陽奧科粉體納米級新材料項目等10個項目部分生產線建成投產或試產,新增產能20億元,為后續快速發展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