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查玉萍 張欣蓉)為全面掌握我市體外診斷試劑質量安全狀況,進一步規范體外診斷試劑經營和使用秩序,近期,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在全市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體外診斷試劑質量評估和綜合治理工作,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按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安排部署,綜合治理分四個階段進行。一是開展風險排查。摸清經營企業的底數及醫療機構使用體外診斷試劑情況,建立健全監管檔案。對排查中發現的風險隱患采取防控措施,督促經營企業和醫院落實整改,深挖潛規則,防止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二是開展專項整治。在經營環節,重點整治無證經營、經營無證產品、冷鏈儲運不合規、標簽標示不合規等方面問題;在使用環節,重點整治醫院使用無證產品、使用過期產品、儲存條件不合規、標簽標示不合規等方面問題。三是開展質量調查。針對部分臨床使用量大、面廣的體外診斷試劑,在經營和使用環節開展監督抽驗和風險監測,排查體外診斷試劑產品監管隱患,全面了解質量安全狀況。對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產品,一律停止銷售、使用,必要時責令企業召回并監督銷毀。四是組織查辦案件。對監管中發現的違法線索,深挖擴線,構成案件的及時立案調查。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次體外診斷試劑質量評估和綜合治理工作做到了“三個同步”:即同步開展“打、防、建”,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全面防范質量安全風險隱患,建立完善監管長效機制;同步加強科普宣傳,營造社會共治氛圍;同步開展專項培訓,提高基層監管人員對體外診斷試劑的監管能力。全市共出動檢查人員362人次,檢查經營企業144家次,使用單位219家次,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3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