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組織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群眾活動綜述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賈小民 梁明麗)我市從去年開始組織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群眾活動,著力構建“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的黨員管理機制,促進在職黨員志愿服務群眾活動常態化、長效化。
堅持三方聯動,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把調動單位、社區和在職黨員三方積極性,多形式推進報到。在職黨員既可由單位黨組織統一組織到單位所在社區或單位黨員相對集中的社區報到,也可由在職黨員持報到單到本人常住地社區報到,為避免多個單位組織在職黨員到同一社區“扎堆”報到,城鄉結合部、群眾工作力量薄弱、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的社區無人報到現象出現。市、縣(區)委組織部門和機關工委與單位黨組織溝通聯系,統籌安排,確保到社區報到黨員相對均衡。社區明確專人負責,做好接洽工作,并建立黨員志愿者信息庫,掌握黨員志愿者個人特長、服務意向及服務群眾情況等,實施動態管理。在職黨員積極主動到居住地或工作地社區黨組織報到,亮明黨員身份,認領服務崗位,參與社區文化、衛生、環保、平安創建等活動,參加社區黨組織生活,接受群眾監督。
注重供需對接,引導在職黨員服務社區群眾。根據黨員愿意、群眾受益的原則設置服務項目,創設多樣化載體進行服務。依托QQ群、微信、微博等網絡手段,征集服務社區的金點子,推薦給社區,指導社區制定服務菜單,實行“居民點單、組織下單、黨員接單”的服務模式,讓黨員自主認領、群眾自主選擇,搞好供需對接,提供精細化服務。他們圍繞社區中心工作、重點任務、重大節日和群眾普遍反映的問題,精心組織紅色教育、民俗節慶、道德論壇、文明創建以及關心青少年、關愛空巢老人等特色鮮明的主題志愿活動,廣泛吸引黨員群眾參與,營造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增強志愿活動效果。結合社區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模式,按照片區、樓院、巷道劃分志愿服務網格,把在職黨員納入網格志愿服務團隊,經常組織活動,引導在職黨員依崗承諾、依諾服務,自覺參與活動。
健全制度辦法,形成在職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探索建立在職黨員由單位黨組織和社區黨組織“雙向聯系、雙重管理”為主要內容的“雙聯雙管”機制,健全在職黨員到社區志愿服務相關制度。制作黨員志愿服務紀實卡和社區表現檔案,實行黨員積分管理,激發黨員志愿服務主動性。社區黨組織定期向單位反饋黨員志愿服務情況,單位黨組織經常了解黨員在社區表現情況,促進黨員更好地開展志愿服務。同時,強化社區黨組織對在職黨員評議意見的實際運用,把黨員在社區表現情況、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情況,納入民主評議黨員內容,作為黨員干部提拔使用、晉職晉級、評優樹模的重要依據。把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群眾活動納入黨建工作考核目標,讓黨組織有責,在職黨員有為,社區群眾受益。
在職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群眾活動的開展,使我市黨員隊伍建設和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在職黨員為群眾服務的渠道更加暢通,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6382名在職黨員進駐社區開展志愿服務,為社區制定發展規劃68個,走訪群眾4610戶,結對幫扶困難家庭1380戶,向社區提出民生、環保等方面的合理意見建議1125條,為社區群眾解決問題90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