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評論員)新年伊始,市委書記胡潤澤在市委三屆七次全會上提出:“要圍繞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在鎮辦全面實行民情日記、民事代辦、掛牌上崗、去向公示、當日接訪五項制度,用心用力建好四級便民服務平臺,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一個時期的工作實踐雄辯地證明,五項制度相輔相成、緊密銜接,共同形成了鎮辦機關按制度管人的基本規矩和基層干部按制度辦事的基本標尺;每項制度相對獨立、各有側重,可望徹底解決鎮辦干部庸懶散軟、有崗無責、廉而不勤等問題,打造一支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基層干部隊伍。
從全市98個鎮辦實行五項制度的實際效果來看,通過認真落實掛牌上崗、不斷完善干部去向公示制度,實現了基層干部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通過記好民情日記,鎮辦干部真正把民情、民聲、民意記錄清楚,把群眾所想、所需、所急記在心頭;通過推行民事代辦制度,實現了基層干部熱情細致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努力提升服務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通過落實當日接訪制度,將群眾訴求逐一記錄在案,千方百計解決實際問題,做到了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同時,各級黨委、政府切實關心基層干部的工作生活,改善辦公居住條件,努力創造良好環境,實現了最大多數鎮辦干部真正安心、用心、盡心做好基層工作。
因地制宜、融合創新,是凸顯五項制度實際效果的必然要求。實踐已經證明,五項制度是密切聯系群眾、建好基層組織、改進干部作風、促進工作落實的有效載體形式。各地要在堅持五項制度共性要求的前提下,從鎮情民情具體實際出發,始終圍繞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這一核心問題,有重點有區別地設計具有特色、符合實際、管實管用的個性模式,讓五項制度在全市每個鎮辦、基層農村都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持久的制約力、有效的執行力,切實促進基層干部作風轉變、基層組織服務能力提升,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
領導帶頭、示范引領,是落實五項制度規矩標尺的關鍵所在。從各地執行五項制度的情況來看,凡是主要負責同志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鎮辦,絕大多數基層干部都能做到身體力行、自覺跟進,五項制度雖然推行時間不長,卻備受好評、收效明顯。反之,民情日記讓人代記、代辦事項轉手托人、掛牌上崗覺得麻煩、公示去向隨意糊弄、接訪群眾敷衍塞責,必然會使五項制度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起不到管權、管人、管事的應有效果。鎮辦主要負責同志必須以擔當負責的態度、接受監督的勇氣、直面矛盾的魄力,帶頭落實、敢抓敢管、嚴查真處,切實維護規矩標尺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真正促進五項制度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督查考核、推動落實,是確保五項制度全面實行的根本保證。五項制度設計體現了“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群眾是干部的監督員、制度是約束的籠子”這一理念,市委建立了鎮辦五項制度常態化運行的督查體系和考核機制,三級紀委采取日常檢查、定期督查、明察暗訪等形式,全面掌握了解制度堅持情況和執行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制度落實不打折扣。同時,對于無視制度、執行不力的,及時啟動問責程序,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真正做到有章必依、執行必嚴、違規必究。
好的形式為好的內容服務,好的內容必然以好的形式體現。按實踐要求進行創新、不斷在探索中前進,既要發揚傳統,又要創造經驗,全面實行鎮辦五項制度也是這樣。五項制度作為樹立規矩標尺的好形式,當然要求彰顯為民情懷的好內容。全市鎮辦機關和鎮辦干部要把思想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切實以積極的政治擔當和責任使命,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務實行動,全面落實五項制度、夯實基層打牢基礎,倒逼干部作風轉變、真情服務基層群眾,扎實做好當前工作、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在新常態下為建設幸福商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