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責方能有效貫徹。實施“城鄉清潔工程”伊始,區上就制定了城鄉清潔工程檢查考核制度、鎮村督查巡查制度、環境衛生保潔辦法、衛生評比制度、清潔員職責及管理制度等10余項制度,明確責任,規范管理。成員單位與各商戶、農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層層夯實責任。同時,把城鄉清潔工程納入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區上成立督查工作組,定期深入各鎮辦進行督查,對各鎮辦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比,每月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每季度進行一次通報,年終進行一次專項觀摩評比,年度總評結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
區委書記張盈安,區長張國瑜,區政協主席李文選,區委常委、副區長楊長江,區委常委、統戰部長蘇延利,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亞珍等經常深入基層檢查“城鄉清潔工程”實施情況,指導開展工作。
10月28日,在檢查牧護關和黑龍口鎮的城鄉清潔工程實施情況時,張盈安指出,城鄉清潔工程是惠及城鄉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只有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到城鄉清潔工程中來,才能長久保持優美人居環境。要加大對城鄉清潔工程的指導和督查力度,各鎮辦要以垃圾處理為突破口,規范生活垃圾處理方法,做到生活垃圾不露天、不滲漏,防止造成二次污染;要加大對實施城鄉清潔工程的宣傳力度,全面提升廣大群眾的思想意識;把城鄉清潔工程真正抓在手上,充分發揮環衛工人這支隊伍的重要作用;要落實街道居民“門前三包”制度,與個體戶簽訂責任狀,實行定時定點投放垃圾,禁止占道經營;要嚴格禁止建筑垃圾亂倒現象,及時抓、及時治理;要從根本上提高認識,提高工作標準,加大行動力度,狠下工夫,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使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讓群眾享受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
勿以善小而不為。環境衛生問題對老百姓而言是大事。
隨著城鄉清潔工程的深入實施,全區干部隊伍精神面貌“掃”出了可喜變化,行政效能和執政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和增強。集中整治期間,各鎮辦多次組織人力、機械對轄區多年的積存垃圾進行全面清理。集中整治期間,全區累計出動清理整治和聯合執法人員5000余人次,動用挖掘機、清潔車等機具460余臺(次),清理垃圾2.3萬余方,通過整治城鄉環境面貌得到極大改善。
試點鎮辦規范管理促轉變
農村環境臟亂差、生活污水橫流、垃圾圍村堵河,除發展水平制約之外,主要原因還有基礎設施匱乏、鄉村管理無規、資金保障無力、農村文明養成任重道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群眾對解決農村環境問題的要求已非常迫切。農村環境治理貴在加大投入、常抓不懈、長效管理。
初冬時節,走進沙河子鎮王山底村,穿村而過的小河流水潺潺,唯一的通村公路兩旁干凈整潔,沿途每隔幾十米遠就能見到愛護環境的宣傳標語,每戶村民家門口都放置著垃圾桶,房前屋后看不到丁點垃圾的影子。村民陳家麗說:“每天都有清潔人員打掃門前的公路,還有人專門負責清運垃圾,他們將村里衛生搞得干干凈凈的,我們住著也舒服。”
在板橋鎮,沿途可見“嚴禁河道倒垃圾”的警示牌,以及愛護環境衛生宣傳燈箱。板橋鎮位于丹江河上游,仙娥湖景區,有2.6萬人口,每天產生的垃圾量可想而知,如何處理這些垃圾一直是一個大難題。借著這次全區實施清潔工程,鎮上也成立了工作小組,由書記、鎮長親自掛帥,抽調專門人員,扎實開展這項工作。據了解,鎮上已為各村配發垃圾桶2600個,大型垃圾箱13個,垃圾清運車已經全部購置到位,18名保潔員也已培訓上崗。
城鄉清潔工程的實施,真是一場及時雨。黑龍口鎮街道的商戶說起如今的變化,感懷萬千:以前門前的河道常常垃圾堵塞、污水橫流,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后,清理走了常年累積的垃圾,重新栽植了綠化樹木,大伙兒的心情都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