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記者 賈書章)11月18日,商州區合療辦在沙河子、黑龍口等鎮村督查合作醫療門診報銷情況時,對相關村衛生室虛報捏報合療人數、私押群眾合作醫療本等行為進行現場處罰。這是商州區合療辦加強門診監管的又一舉措。
近幾年,住院醫療費用上漲過快,村醫不按比例給群眾減免就診費用等問題已成為影響商州農合療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為確保合療工作規范運行,商州區合療辦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在全省開創性實行報銷材料行政股受理、業務股審核、財務股稽核的層層把關制度,保證了合療報銷公正、公平、透明。據統計,商州區有門診定點醫療機構460多家,村醫狀況千差萬別,門診補償中不按比例報銷、押證報銷、村醫自刻群眾印章、虛捏診次等現象屢禁不止。區合療辦對板橋鎮某村督查時發現,村醫開寫的合療處方中藥品名稱抽查10種,6種在藥房無藥,居前三位的藥品數量是年度購進藥品的4倍多;大趙峪街道辦事處某村現場發現私押群眾《合療證》49本,提前填寫《商州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統籌補償登記表》;對沙河子鎮某村督查時現場發現私刻群眾印章16枚。如此種種,既影響了群眾受益,又威脅了合療基金安全。區合療辦在嚴把上報材料關、加強審核、稽核、分析的基礎上,不斷對村醫進行政策及業務培訓,要求規范執業,及時準確報銷,自覺進行公示,同時加大督查力度,問題一經查實,立即嚴肅處理。從今年1月至今,建議衛生局吊銷2家村衛生所《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取消合療門診定點資格3家,暫停合療報銷資格41家。通過更加廣泛的政策宣傳,嚴格細致的核查及數據分析,將村醫年度進藥及醫療收入總金額與上報業務總收入進行比對,擠掉虛捏費用,杜絕不按比例報銷漏洞,使合療政策惠及更多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