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銅鼎銅劍等器物 初步判斷墓主為大夫一級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記者 楊 鑫)近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專家,在對洛南西寺墓葬群附一處墓葬群進行搶救性發掘,初步探明有8座墓葬。其中最大一座墓葬為單槨單棺墓葬,且槨棺保存完好??脊艑<冶硎荆@在省內極為罕見,現場同時還出土有銅鼎、銅矛、銅劍及玉器等40多件器物。
西寺墓群位于洛南縣城北一條東西走向的山梁上,西端的梁坡名為冀塬。此次發掘地點在西寺墓群范圍內,發掘地地形呈臺塬狀,距離墓葬群的地方是一個土塬,一側是一座廢棄的磚廠。就在磚廠取土的斜披上,由于10月份的連續降雨,斜披下滑暴露出了數座墓葬。洛南縣文物部門發現后,上報省文物局,在省文物局的委托下省考古研究院派出考古隊,10月中下旬,考古人員展開搶救性發掘與保護。
據悉,1982年在西寺墓群有村民在此地蓋房取土時,發現了古墓里埋藏的寶貝。2000年又相繼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包括有錨金鳥篆銅戈、鏤空青銅車馬件、彩繪漆陶蓮瓣壺等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2003年9月,省政府將西寺墓群列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進行了第三次發掘,此次發掘是第四次發掘。
11月17日上午,記者在發掘地看到,現場已經用警戒線圍了起來,10多名工作人員正在清理挖掘,其中4座墓葬已經基本發掘結束,露出方形的深坑,另外4座墓葬,考古人員正在進行勘探工作。據考古人員介紹,墓葬群共有8座古墓,考古人員對其中的4座先進行挖掘。在前期發掘的4座墓葬中,其中一座最大的M1墓葬保存完好、雖有盜過痕跡,但對發掘并沒有太大影響。另外3座墓葬一處被破壞嚴重,一處沒有發現有文物,一處出土少量器物。最讓他們驚喜的是在發掘M1古墓時,由于一角處在斜坡上,已經暴露出來,經過清理發現,墓葬周邊有大量的青膏泥保護,去掉青膏泥后,一座單槨單棺豎穴土坑墓葬出現在考古人員面前,四周分別有6片槨木側板,這在省內是極為罕見的。 隨著考古的深入,發現墓葬槨蓋板被盜墓賊打穿,槨蓋板和棺木坍塌了,這也造成盜墓賊無法盜取墓葬里的文物。清理人員在取掉槨蓋板后發現,這座長4.1米、寬3米的墓葬保存完好,墓葬系方木堆砌而成,里邊的文物槨棺清晰,大部分隨葬器物放置于槨棺之間,但墓主人尸骨已經不復存在。經過挖掘清理,出土有銅鼎、銅劍、銅矛、陶器、玉器、車馬器等器物,此外還有銅帶鉤、木梳子兩件生活用器,在槨底板還發現了彩繪痕跡。
考古隊工作人員王龍肖說:“此次出土的文物,在省內也是比較罕見的,從出土器物來判定,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墓主人身份應該是大夫一級,從大量出土兵器判定墓主人應該是男性。”
現場考古專家介紹,根據前幾次的發掘材料比對,此次墓葬群的發掘,對春秋戰國時期秦、晉、楚在陜南軍事分界的劃定,以及對周邊地區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的深入研究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