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通訊員 路漫游 記者 王尚鋒)近日在山陽縣召開的全省縣域工業集中區建設推進會,充分肯定了我市工業園區發展成績,提出要在全省學習推廣商洛工業建設發展經驗,做到認識堅定、思路清晰、方法科學。
“十一五”以來,我市按照“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彰顯特色、強化支撐”的要求,堅持規劃引領、科學布局、創新促動,努力將園區建設成為特色產業聚集區、城鎮化拓展新區、城鄉統籌一體示范區,實現產城一體、融合發展。各縣區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突出特色化、專業化、聚合化,探索建立了“串珠布局”“一區多園”“園中建園”“一片區一產業”的布局模式,實現了園區布局由分散式、點狀式向專業化和產業集群化轉變。目前,我市基本形成了以商丹循環工業園區為骨干,13個省級重點縣域工業集中區為支撐,15個專業園區協調發展的園區建設新格局。同時,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積極探索政府主導型、企業主導型、產業聚合型、多元投入型園區建設模式,實現了園區建設開發由政府主導、綜合建園,向市場主導、特色建園的轉變。目前,全市縣域工業集中區規劃面積67.6平方公里,建成面積33.5平方公里,13個縣域工業集中區被納入省級重點,園區工業產值占到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5%。
按照“注重特色、循環發展、轉型升級”的思路,我市主動適應結構調整新趨勢,圍繞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產業集群、培育新興產業、為大企業配套四個方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工業發展內生動力。目前,我市已建成7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循環經濟成為最大特色,光伏產業成為全省典型,初步形成以現代材料、電子信息、綠色食品、生物醫藥四大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工業體系,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的企業發展到80多家,配套發展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新方向。
我市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園區發展的重要抓手,把招商引資作為增加工業投入的首要任務,市上和各縣區每年拿出項目前期費近億元,圍繞主導產業、骨干企業和關鍵產品,策劃包裝一批符合產業定位、關聯性高、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產業集群項目,確保項目儲備充分、接替有序。采取以園招商、項目招商、企業招商、產業鏈招商等多種形式,瞄準大企業、大集團,廣泛開展招商引資,逐級建立項目包抓責任制,全力加快項目實施步伐。今年以來,各園區在建項目156個,至10月底完成投資89億元,有51個建成投產,新增產能101億元。
我市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立園之基、強園之本,不斷擴大外來技術溢出效應,更加注重提高原始創新與集成創新能力,強化校企聯動、政企聯動、銀企聯動、企業聯動,推動園區發展從投資拉動向創新驅動、從資源依賴向科技依托轉變。同時,堅持以創優環境為目標,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服務保障,形成了力量向園區集中、政策向園區傾斜、要素向園區配套的工作機制,開創了園區蓬勃發展的新局面。目前,工業園區已經成為結構調整的主陣地、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園區經濟成為全市工業提質增效和新型工業化的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