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公布今年前7個月物流運行數據。1-7月份,我國物流運行延續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社會物流總額突破200萬億元,高端制造、綠色低碳等領域物流需求增長強勁。
今年前7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超200萬億元
1-7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01.9萬億元,同比增長5.2%。從結構看,1-7月份,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7%。工業品物流增長態勢保持平穩,增長面持續擴大。35個行業物流需求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超過85%。其中,高端制造業物流需求快速增長。
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需求穩健增長。1-7月份,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6.2%,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以舊換新”政策帶動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信器材類物流需求快速增長。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何輝:今年以來,物流運行延續了一個穩中有進的態勢,需求保持增長,規模繼續擴張,效益進一步改善,結構進一步優化。在“兩新”政策的支持下,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以及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物流,保持一個較快增長,為整個物流需求增長帶來了新的活力。
另外,進口物流延續改善態勢,高新技術產品與機電產品仍是主要拉動力量。1-7月份,機床等產品進口物流量保持18%以上的高速增長。7月份集成電路等高技術產品進口物流量同比增長超過10%。
物流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結構性變化顯現
在需求增長的帶動下,物流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結構性變化顯現,其中中西部增長動能明顯增強,新業態與國際物流表現突出。
1-7月份,物流業總收入為8.2萬億元,同比增長4.9%。地區發展格局呈現新變化,中西部地區增速領先全國。7月份,西部地區業務總量指數達52.3%,中部地區為50.9%,分別高于全國水平1.8和0.4個百分點,顯示中西部地區物流需求增長動能持續增強。東部地區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何輝:從地區來看,區域協調發展更趨均衡。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和資源稟賦的支撐下,中西部地區的物流增長快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行業結構來看,電商快遞業持續高景氣運行,電商物流呈現多元化發展特征,縣鄉消費潛能持續激發。線上消費活力持續增強。1-7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3%,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5個百分點。
在跨境電商等需求帶動下,國際物流成為新的增長點。1-7月份國際航線完成貨郵運輸量38.8萬噸,同比增長21.5%,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保障供應鏈上下游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物流企業盈利水平出現改善跡象
7月份,受季節性因素和市場供需變化影響,我國物流服務價格呈現分化走勢。整體來看,物流企業的盈利水平出現改善跡象。
進入7月份,部分航線運價持續上漲。7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月平均值為1305.40點,較上月上漲2.2%。公路物流運價環比回落,郵政快遞行業業務收入及單量均呈增長態勢,但單票平均價格同比下降7%。
從調查數據來看,1-7月份,重點調查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8%。同時,物流企業持續提升運營效率與盈利能力,資金周轉時效加快,單位運營成本穩中有降。1-7月份,重點企業每百元物流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2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何輝:在政策的支持下,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市場需求在上升、市場價格波動之中企穩回升,企業自身練內功,服務能力、服務水平有所提升,企業的效益也有所改善。
1-7月份重點物流企業收入利潤率為3.4%,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從后期走勢看,7月份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仍維持55.6%的較高水平,顯示微觀主體對市場發展預期總體向好。其中,低空物流、供應鏈一體化、跨境電商物流等新業態領域,呈現出顯著優于整體水平的發展勢頭。
(總臺央視記者 王善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