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桌快評 | 網安為“基”,讓“有福氣”再添新“底氣”
9月7日下午,2023蘇州市網絡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在相城區舉行,開場的小提琴演奏驚艷全場。小提琴與網絡安全有什么聯系?小提琴靠弦和弓摩擦產生振動,進而通過共鳴箱內的音柱將振動傳導至背板,由這幾部分產生的共振…
來源:新華社江蘇頻道 時間:09-11 -
合理布局、有序監管 小攤經濟火爆激發消費活力
央視網消息:在廣東深圳,從9月1日起,當地對城市設攤經營進行合理布局、有序監管。現在深圳的攤主們生意如何呢?來看記者的實地探訪。在廣東深圳寶安區新安街道的一條美食街上,雖然正在下雨,記者看到不少攤主撐著…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1 -
特色集市陸續登場 打造濱江公共空間新場景
央視網消息:現在在閑暇時間,很多人都會選擇來到各式各樣的集市逛一逛。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上海黃浦江邊微風陣陣,一處新集市“開張”,來看記者昨天(9月10日)在現場發回的報道。總臺央視記者楊紫薇:我現在所…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1 -
對攤點設置進行規范管理 多種業態融合增添城市活力
央視網消息:從今天(11日)開始,上海黃埔區將對城市攤點設置進行規范管理,這不僅為攤位經營者提供了便利,規范的管理也有助于城市環境的保護。金星是各大集市上的一位常客。他表示,來集市擺攤,人流量大可以多掙…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1 -
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好轉 社會服務業和住宿餐飲指數連續兩個月上升
央視網消息:中國中小企業協會9月11日發布,隨著擴內需、減稅費、促民企、活資本等一系列經濟穩增長政策出臺實施,8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上升。分項指數也顯示,企業生產經營、市場以及投入狀況都有…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1 -
五彩斑斕繪出秀美秋收畫卷 古村曬秋慶祝五谷豐登
央視網消息:在安徽黃山市徽州區,每年秋季,呈坎村村民們都會利用晴好的天氣,將剛收獲的農作物晾曬在村中的曬場或曬架上,這樣的特色民俗也吸引了眾多游人前來拍照打卡。在安徽黃山徽州區的千年古村——呈坎村,當…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1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小小狝猴桃,變身鄉村振興“致富果”
新華網西安9月11日電(記者王雨馨)初秋時節,在陜西寶雞眉縣狝猴桃種植基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呈現眼前。茂盛蔥蘢的葉片下,一顆顆大而飽滿的狝猴桃密密匝匝綴滿枝頭。狝猴桃的豐收景象(寶雞市委宣傳部供圖)眉…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11 -
發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挖掘潛力提升大豆產能
央視網消息:以前的地塊里,玉米或者大豆都是單獨種植,為什么現在要推廣這種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摻著種”的模式?發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破解耕地資源約束、挖掘潛力提升大豆產能的重要途徑。適宜的帶狀結構…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1 -
糧食主產區迎豐收 規模化經營 為好技術找到用武之地
央視網消息:各類“試驗田”“樣板田”依托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集成技術,有望得到高產量。如何讓更多農民的大田產量追上這些試驗田的產量,這也是國家2023年著力探索的重點方向。在這方面,國家級產糧大縣臨邑縣做出了…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1 -
金秋水稻收割忙 風吹稻浪好“豐”景
央視網消息:根據最新農情調度,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秋糧已進入生長后期,長勢良好,秋糧豐收有基礎、有希望。湖南:金秋水稻收割忙風吹稻浪好“豐”景湖南省是全國重要的稻米生產基地,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水…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1 -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雪山精靈”滇金絲猴種群數量穩步增加
央視網消息:滇金絲猴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專家提到沒有在玉龍雪山監測到滇金絲猴,但在附近的老君山監測到了它們的蹤跡。下面,我們就跟隨記者的腳步去老君山探訪滇金絲猴的棲息地。麗…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1 -
為古樹與珍稀樹種掛上“身份證” 綜合科考為生態保護提供數據支撐
央視網消息:滇西北的玉龍雪山因風景聞名,是云南的自然保護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熱點區域。從2020年起,由玉龍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與中國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當地林草部門等,一起組織開啟以玉龍雪…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11 -
綠色電力守護“長江綠洲”
新華社南京9月11日電題:綠色電力守護“長江綠洲”新華社記者沈汝發鳥兒在藍天翱翔,動物棲息在樹林深處,江豚在長江里嬉戲……我國首個長江洲灘型國家濕地公園——長江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自2000年實施生態移民后,現…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11 -
2023年網絡安全博覽會在福建福州開館
9月10日,2023年網絡安全博覽會開館。一名小學生正在“網安幸福城安全守護724”城市互動展區體驗相關設備(央廣網發謝貴明攝)央廣網福州9月11日消息(記者龔雯)作為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系列活動之一,2023年…
來源:?央廣網客戶端 時間:09-11 -
2023年軍營網絡安全宣傳周主題宣傳片發布
根據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部署,9月11日至17日,全軍部隊以“文明上網安全用網依法治網共建共享清朗涉軍網絡環境”為主題,結合網絡安全進軍營活動,深入開展2023年軍營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來源:央廣軍事…
來源:央廣軍事微信公眾號 時間:09-11 -
金正恩將訪問俄羅斯
新華社首爾/莫斯科9月11日電據朝中社11日報道,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即將訪問俄羅斯。金正恩將在訪問期間同普京會晤和會談。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同日發表聲明說,應俄總…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11 -
埃及赫勒萬大學專家:美國軍事霸權給世界帶來戰爭與苦難
新華社開羅9月11日電(記者沈丹琳姚兵)埃及赫勒萬大學政治學教授穆罕默德·希米日前表示,美國的軍事干預和擴張歷史漫長而血腥,美國軍事霸權帶來的不是和平和穩定,而是戰爭和動蕩,給世界各地民眾造成了巨大…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11 -
外交部發言人介紹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將訪華有關情況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邵藝博、袁帥)應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將于9月14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介紹有關情況。毛寧說,習近平主席將會見洪…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11 -
中國品牌以“本土化”創新泰國用戶智慧家居體驗
人民網曼谷9月11日電(記者張矜若)無論是漫步泰國街頭還是走進琳瑯滿目的泰國家電賣場,消費者總能看到街上很多海爾專賣店或是海爾產品專門的展區,在當地火熱的電商平臺也經常看到海爾的影子。記者的泰國鄰居艾歐…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原創稿 時間:09-11 -
第七屆太和文明論壇經濟科技分論壇:能源領域需要多邊主義合作
人民網訊以“能源多邊主義合作”為主題的第七屆太和文明論壇經濟科技分論壇9月7日在山西太原舉行。與會嘉賓基于對“多邊合作,ESG引導,綠色共贏,智慧低碳”理念的共識,圍繞國際能源安全新態勢與多邊主義合作、碳…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原創稿 時間:09-11 -
第七屆太和文明論壇中亞分論壇:中國與中亞國家共建遠離沖突、永沐和平的命運共同體
人民網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暨第七屆太和文明論壇中亞分論壇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納扎爾巴耶夫大學舉行。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表示,…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原創稿 時間:09-11 -
芬蘭國家旅游局大中華區總監:中國重新開放出境團隊旅游振奮人心
新華社赫爾辛基9月11日電(記者陳靜徐謙)芬蘭國家旅游局大中華區總監吳趙宏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中國對芬蘭重新開放團隊旅游是“振奮人心的消息”,“熱切歡迎來自中國的旅游團隊在未來幾個月…
來源:新華社 時間:09-11 -
劉建超會見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高級干部考察團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9月11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在北京會見由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總書記博克瑞爾率領的高級干部考察團,雙方就加強黨際交流,增進政治互信和務實合作,推進兩國面向發展與繁榮的…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11 -
震后半小時,中國援摩洛哥醫療隊成功接生“地震寶寶”
新華社摩洛哥馬拉喀什9月11日電懷里抱著剛出生沒幾天的寶寶,中國援摩洛哥醫療隊婦產科醫生張茜動作輕柔。“他是這次地震中誕生的寶寶,媽媽從救護車直接拉到手術室緊急剖宮產,術前產前大出血,幸好手術及時,…
來源:新華社 時間:09-11 -
現場直擊:生活被猝然打碎——走進摩洛哥地震災區
新華社摩洛哥艾米茲米茲9月11日電現場直擊:生活被猝然打碎——走進摩洛哥地震災區新華社記者霍晶王東震靜靜矗立的四層樓房,底層的外墻瓷磚大面積脫落,瓦礫堆積在人行道上。外墻上的裂痕如同傷疤一…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11 -
摩洛哥“紅色之城”在地震中受損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摩洛哥震后救援持續展開,遇難者人數已超過2100人,另有2400多人受傷。在南部城市馬拉喀什,有著“紅色之城”美譽的馬拉喀什古城在地震中受到波及,一些文化古跡受損嚴重。這是9月10日…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11 -
摩洛哥地震已致2100余人遇難 救援工作緊張進行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截至10日,摩洛哥強烈地震已致2100余人遇難、超過2400人受傷。救援人員當天加緊搜救幸存者,一些國家派遣救援隊前往災區支援。這是9月10日在摩洛哥震中附近的艾米茲米茲村拍攝的損毀建…
來源:新華社 時間:09-11 -
從衣食住行到參賽評審 來看綠色亞運的24小時
當一名賽事技術官員啟程前往杭州,他的碳排放計量表就開始運轉。——從衣食住行到參賽評審,他產生的所有二氧化碳,將由亞運會碳中和數據管理平臺統計匯總,最終和亞運會產生的所有二氧化碳一起被中和抵消,打造首屆…
來源:潮新聞 時間:09-11 -
亞運之光 | 打造首屆“碳中和”賽事 杭州以綠色韻腳譜寫亞運
浙江在線9月11日訊(記者包勇)場館設計不僅能滿足賽事,還兼顧區域防洪等功能;“東電西送”,已減排標煤約76320.9噸;企業捐贈碳匯量,助力亞運“碳中和”……“綠色”,是杭州亞運會辦賽理念之一,也是這首亞運之…
來源:浙江在線 時間:09-11 -
火炬這樣過南湖
這些天,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2000多名火炬手,正通過一棒一棒的接力,把“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故事呈現在世界眼前。此前,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總體來說,此次火炬傳遞會綜合考慮火炬手和傳…
來源:浙江宣傳 時間:09-11